过去20多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卫生陶瓷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导致在陶瓷产业链中陶瓷企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新的能源规划出台了,陶瓷产业链必将在新的十三五计划体系以及排放管制下作出调整。生产模式粗犷的陶瓷企业如何继续占领产业链中的核心位置?届时先进国家的大量减排技术将成为中国陶瓷企业争相购买的香饽饽,碳交易的结果必然是相当份额的碳排放指标流入市场竞价,甚至被先进国家所有......产业链中取代其核心位置的将是这些具备节能环保研发能力的新型公司,这将直接促成我国传统的陶瓷产业规模规模逐步回归理性,而且越来越精益化。
1、陶瓷企业再也回不到以量取胜的传统经营模式
贱卖不可再生资源的传统陶瓷经营模式,国家能源政策不再允许、世贸协定也会加强监管。在这种情况下,靠一条条所谓的“全国最长”的规模效应分摊生产成本的生产方式会越来越困难,因为正如前面描述的“所谓的全国最大、最长”只是建立在资源更快低消耗的前提下的统计结果,在控制热损失,提高利用率方面没有什么改变。
另外,建材消费市场的越来越多样化以及新的营销模式下,以量取胜的陶瓷生产模式本身也将面临着重要功课——如何才能适合个性化、智慧化和网络化的营销模式。
2、供应商们(包括设备公司)靠人脉、靠关系争取业务将越来越难
数额庞大的过剩陶瓷产能逐步为了生存而竭尽所能的时候,多年以来一直活跃在生产终端的“大脑”将向产业链前沿分流,生存成了陶瓷厂在转型期头等大事的时候,造成长期以来靠人脉、靠关系和借贷的设备供应模式必将走到尽头。
具备节能高效、排放等方面核心竞争力的设备公司将在这次陶瓷转型升级中以非常高的姿态出现在产业链上,在开始阶段这些公司的技改项目将被一批批生死边沿的过剩陶企所追捧。
3、有研发孵化实力的科技公司将逐步成为产业链新宠,过剩的陶瓷产能将千方百计地争夺市场上最优质的节能环保研发资源,而不是疯狂扩张。
先进国家的大量减排技术将首先成为陶瓷生产企业技术升级的选择。另外,一些有先见之明的陶瓷企业早已囤积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完善起良好的研发孵化机制,跟专业化很强的高校、院所建立起强大的利益共同体,在惨烈的生存竞争中夺得先机。我想特别强调一下,注重研发并不是靠口讲讲,而是要成为企业的运行模式,要经得起挫折。透过这些“全国最长、产量全国最大”的假象,那些多年以来主要靠简单复制经营起庞大业务网的设备公司将发现自己已经浪费了太多的转型时机。这样看来,届时工厂实验室的出现将显得顺理成章了。所以可以这么归纳一下,尽管我国的经济规模追近了欧美,实际上竞争力差距被拉得更大(因为工厂实验室是欧美国家200年前的事情)。
4、 只有摒弃发达国家的技术箍咒,甩掉简单复制的粗糙模式,才有可能缩短中国陶瓷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大型窑炉设备本身没有错,错的是这么多年以来业界一味以“大型产能”来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的不思进取的技术行为。行文至此,我们不得不深刻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避免落入先进国家残酷的产业魔咒,在未来世界建筑陶瓷中占领一席之地呢——京都协议、技术封锁和陶瓷工业体系这些客观因素下,走一条新路真的很难。由于经验学识所限,本文的众多观点中难免有不严谨甚至错漏之处,只希望抛砖引玉,引起一些同行的关注、思考,只有越来越多的陶瓷研发从业者关注环保,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中国陶瓷才可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