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页网

扫码关注

图页网
微信扫码关注

 
 

多方助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2022-02-14 阅读:429

一端服务农业生产,一端链接居民消费,冷链物流既是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保障民生和链接全球生鲜食品的重要通路。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生鲜牛奶都少不了冷链物流发挥作用。以往,受到技术限制及为了节约运输成本等原因,食品商家会选择添加防腐剂来延长生鲜保鲜期。而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重视,冷链物流在食品运输当中显得越发重要。

多方助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产业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肉食品外贸出口,直到2001年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成立后,冷链物流基础工作才全面展开,开始了冷链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使我国冷链物流企业向规范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近几年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图片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3391.2亿元,比上年增长505.2亿元,同比增幅17.5%。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为3832亿元,比2019年增长440.8亿元,同比增长13%,并且仍保持增长态势。

一方面,政策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冷链物流的发展。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完善冷链物流标准和服务规范体系,并部署了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措施。政策利好下,冷链物流行业获得了十足增长。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是冷链物流行业获得快速发展的关键。2019年中国制冷展及冷链技术论坛上,艾默生展示了全新的仓库供暖供热解决方案,日本教授展示了配送领域新技术。2019年11月6日,澳柯玛2020年智慧全冷链产业峰会展出了最新的智能冷链产品,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出了“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涵盖家庭冷链、商超便利等全冷链产业布局。先进冷链技术的引进,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建设与发展。

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也推动了中国冷链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并促使着行业规范的形成,特别是疫情以来,线上经济的爆发客观上也推动着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

此外,生鲜电商的发展也为冷链物流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助力。艾媒数据显示,从2016至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整体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7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约为1418亿元,同比增长55.1%,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则达到1620亿元。渐成气候的生鲜电商,将持续为冷链物流企业带来大量订单。多方助推下,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已然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为了加快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步伐,国家发展改革委前不久还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可操作、可落地的具体举措。据了解,“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建设“四横四纵”8条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拓展我国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

*图片来源:《“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四横”是指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大通道;“四纵”则是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大通道。我国将通过“四横四纵”串接农产品主产区和19个城市群,形成内外联通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除了骨干通道外,我国还将打造冷链物流运行体系,加强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构建服务国内产销、国际进出口的两大冷链物流系统,推进干支线物流和两端配送协同运作,建设国内国际一体化冷链物流网络。同时,我国还将建立一批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在产地,建设一批产地冷链集配中心,推广“移动冷库+集配中心(物流园区)”等新模式,提高产地冷链设施利用效率和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在城市,建设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集成整合流通加工、区域分拨、城市配送等功能,密切与存量冷链设施业务联系,引导存量冷链设施资源集中,优化城市冷链设施布局。通过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建设,形成“分散”到“集中”再到“分散”的冷链物流组织模式,有效扩大冷链物流服务网络覆盖面。

这些骨干通道和集配中心的建立,将打造消费品双向冷链物流新通道,促进农民增收和消费升级。在生产端,按照“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等新业态新模式,畅通高品质农产品上行新通道,促进冷链惠农、品牌兴农、特色富农。在消费端,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中小城镇和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下沉,鼓励供销合作、邮政快递等企业共建共用冷链物流设施,打通高品质生鲜消费品下乡进村新通道,扩大生鲜等高品质消费品供给。

此外,国家还将鼓励大型生鲜电商、连锁商超等企业统筹建设城乡一体冷链物流网络,加强城乡冷链设施对接,推动城乡冷链网络双向融合,打造“上行下行一张网”,促进城乡冷链物流双向均衡发展。一套“组合拳”下来,未来,我国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将会更加完善,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图条

    图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