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工业物联网的产业链运营主体主要包括设备制造商(如传感器、RFID、芯片等)、系统集成商(致力于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使用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集成)、网络运营商(提供数据传输,是物联网网络层的主体,是连接传感数据和终端应用的中间环节)、平台供应商(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能够为设备制造商提供终端监控和故障定位服务,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代计费和客户服务,为终端用户提供可靠全面的服务,为应用开发者提供统一、方便、低廉的开发工具等)。 在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化的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将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数据已成为工业“血液”并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工业网络恰恰是是贯通设备层、控制层、生产管理层、企业管理层、产业协同层五层的基础“脉络”。智能制造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将是生产要素的重组和企业机构的快速响应,工业网络需向智能制造制定了多维度的发展策略和详细的战略规划。未来工业物联网着重解决设备运营、环境监测、物料管理、人员跟踪四方面问题,可将智能交通、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工业自动化、高速公路、智能配网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为用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轨道交通中,利用工业物联网可以地铁综合监控网络、地铁通信骨干网络、地铁警用通信网络、地铁站AFC网络、地铁乘客PIS网络、地铁PSCADA网络的数据传输通讯,并便于管理人员登录和监控;智能配网解决方案包含工业以太网组网应用和EPON/GPON组网应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可靠性,完成配网自动化;工业物联网可以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在视频监控、电子收费、违章抓拍、大桥灯光、隧道监测、智能诱导等方面提供全系列的产品和服务;工业4.0行进过程中,数据成为新的价值挖掘点,工业物联网可以为汽车制造、食品饮料、污水(供水)等领域的控制系统、管理系统、安防系统、办公系统等信息化系统提供坚实的保障,满足工厂复杂环境需求,保证安全、高效生产。
图说智能化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