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智慧城市的各项建设,离不开传感器技术的强力参与。下面,我们就来看两则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相关传感技术运用案例。
“城市树”空气净化装置,资料图
1.柏林将传感器技术运用到城市空气净化装置中
根据欧盟相关标准,城市微颗粒的日限值为每立方米50微克,一年内超标次数不得超过35次。但是根据德联邦环境署的检测报告,今年1月以来,仅柏林一个监测站测得的空气质量指标就有17次超标,其它两个监测站也各有16次超标。
为解决大城市空气质量问题,柏林一家名为“绿色城市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利用绿色植物过滤空气中细微粉尘、吸收氧化氮和二氧化碳的天然功能,开发了一种被称为“城市树”的空气净化装置。
外形似高墙的“城市树”空气净化装置,资料图
该装置的外形犹如一堵4米高墙,两面栽有青苔,除了垂直栽培技术外,这种新型的生物空气净化装置集传感技术、太阳能技术和数字监控等技术于一体。比如通过72个传感器不仅能采集气候和环境数据,而且还可以对1682个花盆的泥土湿度进行单独管理,并能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由于整个装置使用了太阳能技术,并自带水箱,从而使这套空气净化装置能自主运行,这一设计大大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
这种新型的生物空气净化装置的除尘能力相当于275棵天然城市树,能过滤417辆汽车产生的微颗粒,每年减少240吨二氧化碳排放。柏林、德累斯顿、巴黎、奥斯陆、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已开始种植这种人工的“城市树”。
2.新西兰城市大力运用智能传感器建设智慧城市
你能想像你城市的传感器能立即检测到涂鸦吗?还是在公民不守规矩的时候提醒警察?新西兰城市的传感器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且这项技术很快将在全国各地推广。运营经理能通过实时信息的传感器提供的强大工具,来快速识别问题并优化结果,城市也由此具有巨大的转型潜力。该国城市正在共同努力,激励彼此,分享最佳做法。
在惠灵顿的古巴购物中心,传感器能使用几种不同的感知技术来确定是否有紧急情况发生:音频传感器可以识别破碎的玻璃和尖叫的声音,如果听到它们,将立即警告警察;商场的视觉传感器也可以识别形状,告诉消费者和乞丐之间的区别,一旦发现乞丐,将派遣帮助弱势社区的机构来处理。
在新西兰其他地方,传感器也会具备嗅觉功能,一些放置在涂鸦的地方,可以检测到新鲜油漆的气味。同时,在因6年前灾难性地震仍在重建的基督城,使用智能传感器已成为其重建工作的关键部分。各种传感器的应用,该城将会变成一个聪明的城市。
目前,奥克兰、惠灵顿和基督城的议会正在共同努力,分享智慧城市技术的主要优势;特别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旨在获取和分享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将改善决策和实施,同时这种合作也分散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