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又被共享单车刷屏了:继上海大叔把摩拜扔进黄浦江之后,网友们纷纷晒出各地共享单车被拆卸破坏、被改头换面加上私锁变为己有、被强行圈地收管理费、被乱停乱放阻塞交通的照片,并表达了对国民素质的担忧,甚至有人长叹:中国人不配使用共享经济。
最近几天又收到接连收到摩拜单车免费的消息, 不知道这场大战何时能分出胜负,从道义上我支持摩拜,毕竟,创意是人家先想出来的。后来的都是模仿者,即便成功了,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早期滴滴、优步通过平台算法优化配置私家车资源、打价格战吸引消费者纷纷转向网约车服务,但当烧完风险投资可以提供给司机和乘客的补贴,滴滴又合并了优步形成行业垄断之后,价格就会随公司意志而调整提高,正如现在很多人的切身感受:滴滴打车越来越贵,还不如出租车。当遇到交通高峰期,不加价就根本打不到车,最后就是谁有能力付更多的钱谁才能打车。 平台规则完全由公司制定,既没有经过政府监管,也并非司机和用户可以议价。但长期以往,网约车公司的目标是击垮并取代传统出租车行业,重新洗牌和制定行业规则。全职司机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将因为传统出租行业的衰落而面临崩塌,消费者个人也面临交通成本增加打不起车的困境和遭遇交通事故难以索赔的潜在风险。
普及一下共享经济 Uber、Airbnb、Facebook、维基百科、嘀嘀打车、Youbube、股权众筹等被称为是共享经济的典型案例。 1、 存在剩余价值。即分享者拥有对某种东西多余的使用价值,这是共享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只有存在剩余,才可分享。 2、 重在使用权分享。共享经济是在不影响所有权的情况下,对于某一种东西的使用权的分享,分享的范围可以是物质的,比如汽车、房屋、图书等等,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比如一段视频、一段感受等等。 3、 接近零成本的分享渠道。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交易或分享的成本接近于零,是其存在的技术前提,无限降低的分享成本,是激发分享经济诞生的基础。 4、 去中心的点对点信息交互。借助互联网第三方信息平台,实现网状点对点分享,平台的价值随着分享者的加入和分享的增多呈指数级增长。 5、 平等与自愿。分享者与被分享者之间是完全平等、自愿撮合与成交,不存在第三方影响力,不存在甲方乙方,他们是一种合作者的关系,是利益共赢者,而非买者与卖者的对立关系。 6、 建立与解除分享关系简单。无论是你加入分享平台完成分享,或者你离开分享平台,都很简单,不像解除一种公司雇佣合同、或者交易合同一样程序复杂。决定建立或者解除共享关系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体验与参与感。当然,本研究不排除可持续性营收的影响力,但也要看到很多的分享并非源自物质收获,而是属于精神追求范畴。比如自愿上传的视频、或者维基百科的贡献者。
共享经济要具有:成本低,可持续,延展性和叠加性。 支付、评价、客服、沟通他们用这些手段来提升平台的整体安全性,而这也成了如今共享经济平台产品的标配。 而建立信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他们对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做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信任,共享经济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信任更像是平台的一个助推器,能让平台能够走的更快更好。 最近发现很多做工业服务的平台,首先,做工控服务平台属于共享经济吗?我觉得是,而且还带有一定公益性的。 那么,这件事情能成功吗?我觉得能,但,基于工业服务的复杂性和市场小的原因,目前尚不成熟。 我国共享经济从发展形态、用户习惯、平台建设、供需双方认知等方面,目前都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待市场进一步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