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页网

扫码关注

图页网
微信扫码关注

 
 

宝鸡市自来水集团:深化分区计量 助力漏损治理

  2023-10-23 阅读:544


 

 

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供水管网的漏损问题,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可能带来饮用水二次污染以及路面塌陷等次生危害。

 

2021年和2022年国家相继发布了《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并于20231月进一步印发并通知了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重点城市(县城)名单,要求以50个重点城市(县城)为主要漏损治理目标,充分利用分区计量管理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治理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的公共供水管网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和约束激励机制,实现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为全国漏损治理工作积累并提供经验。

 

因此,国内大多供水企业均意识到了分区计量的重要性,因为它不但能够有效控制漏损率,还能帮助供水企业掌握每个区域的供水情况,结合压力管理及水力模型,可从根本上提高供水整体效率。

 

 

 

 

一、分区计量概述

 

 

 

1.1

分区计量目的及意义

分区计量仍然是供水管网漏损管理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从管理角度可以帮助供水企业快速获得每个分区的计量信息,用于企业计量、压力、营销、财务和运行管理;从技术角度可以利用其计量数据来分析判断这个分区的漏损率和无收益水量。通过阶段性数据变化分析,指导漏损控制使得供水管网管理更有针对性。

 

1.2

分区计量原则

通过静态或者动态分区规划,科学分解供水管网水量、压力和漏损管控目标,指导管网分区计量项目建设。系统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供水管网区域化、层级化和精细化管理。

 

1)结合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管网改造等,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管网分区计量管理实施方案,与管网建设和改造同步设计、同步实施。统筹水量计量与水压调控、水质安全与设施管理、管网运行与营业收费管理,构建管网漏损管控体系。

 

2)供水企业应建立精准、高效、安全的管网长效管理机制。将管网分区计量与收费管理相结合,实行供水管网分级分区管理,科学分析管网空间、水量和压力分布,合理采取区域调度,采用检漏控漏措施,有效降低管网运行风险、管网漏损和产销差。

 

 

 

 

二、分区计量发展现状

 

 

 

2.1

分区计量区域划分

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深入,分区计量不再仅仅作为漏损的考核手段,而是应当包含民生服务水平、管网运营能力以及水质保障情况的风向标和瞭望塔,所以管网区域化、层级化和精细化的划分尤为重要。

 

分区计量区域划分步骤

进行供水区域的逐级划分。结合当地供水实际和分区计量划分原则,供水区域可按三级划分和管理。区域划分需要通过在管网主配水管上加装流量计、调整或加装区域分界阀门等措施实现。三级分区除在一些次配水管上加装流量计或水表外,可结合较大住宅小区的校核表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分区。

 

▶ 区域划分的实施

在完成分区规划后,按照从大到小、从急到缓、从易到难的原则开始逐步实施。具体内容包括流量计或水表的选择、安装位置的确定,安装调试、分界阀门的调整和补充、数据的远程传输等。

 

▶ 数据采集和利用

分区计量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对分区计量数据的定期分析,获得各区域的供用水基础数据、掌握区域供用水规律,分析各区域产销差和水量数据,发现异常,及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漏水、偷水等排查,提高抢修时效、控制漏损率,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和公司经营业绩。最终提高城市供水漏损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2.2

分区计量新型计量器具的选择

选择成功的计量仪表不仅涉及计量的准确性,更关键的是关系供水系统区域计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技术环节。在计量仪表的选择上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01

流量计建议选择运行稳定、可靠,且有在供水行业中有多年安装和使用经验的成熟产品。

02

在新建管道中可选择分区专用电磁流量计;对于无法停水的主干管或主配水管,可选择插入式电磁流量计,便于加装,减小对正常供水的影响。

03

对于小区DMA可选择具有内置AI大数据边缘计算功能的专用电磁水表,及时判断异常用水的同时,完整呈现夜间最小流量的形成趋势,可从大量冗余数据中提炼出最有分析价值的夜间最小流量的形成时间及形成规律。

 

 

2.3

分区计量运行和管理措施

1、分区计量运行准备工作

1)现场调查、收集数据、核实区域边界。

在分区范围内,收集管网地理信息数据、营业收费数据、维修记录、压力和流量情况、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情况等。根据分区开展计划,现场考察分区边界位置,收集数据,评估阀门和流量计的状况,部分路段需要加装或更换关闭不严阀门。

 

2)安装流量计、压力表、远传装置等。

根据区域划分和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地点安装,现场对流量计、压力表、采集器进行安装和调试。

 

3)夜间用水情况调查。

分区的夜间用量和流量是最能反映管网真实漏损的指标,夜间用量通常由 3 部分组成,可检测到的漏损(暗漏和明漏) 、不可检测到的漏损(背景漏损) 以及用户夜间用水。通过对区域夜间小流量进行采集监控来评估管网泄漏水平,但是区域内夜间用水大户是干扰数据分析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对这些用水大户进行调研统计。

 

 

2、建立相关管理制度、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建立或者完善产销差核定制度、营业抄表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维修管理制度等,不断完善管理流程。对每一个分区进行考核管理,逐步降低管网漏损率。

 

成立分区计量项目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相关制度,协调组织、项目实施、数据核算和管理。为切实控制公司供水产销差和漏损率,可对计量区域实行分区管理,将产销差等责任落实到部门、班组、个人,同时采取奖罚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责任心,激发员工主动查漏、发现问题的工作热情。

 

 

3、分区数据统计管理

实施分区计量后,需对分区计量数据进行跟踪和定期分析。通过区域管理和计量,及时和相对准确地发现管网和抄表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问题:

01

分区计量的所有在线监测数据(包括户表、一级校核表、商业表、消防表、分区计量水表或流量计等)尽可能实现数据远传,在同一平台进行监控和汇总分析。

02

在数据监控平台对收费计量水表按区域进行归类,每块水表对应到相应的区域内。

03

对每个分区计量水表的数据进行定时监测,形成历史曲线,便于获取区域用水基础数据,掌握区域用水规律,及时发现和查找异常。

04

每月结合各区域月度抄表数据,形成公司总的产销差和漏损率、各区域的产销差和漏损率。通过数据积累、对比分析,可及时查找出产销差率或漏损率异常的区域,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原因查找并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

 

4、运行维护管理

分区计量实施的整个阶段,应对计量仪表按要求进行定期校验,避免因计量数据误差过大而影响分析结果,给生产经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要每月检查分界阀门、流量计运行情况,确保分区计量有效实施。

 

 

 

 

广泛的实践证明,分区计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漏损控制策略,更是一种先进的供水管网管理模式,是如今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都适应并满足我国供水管网计量和漏损管理的主要手段。对于供水企业而言,实施DMA分区管理技术既要借鉴成功的经验,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管网的特点和工况,做到合理规划、合理建设和合理运用,进而充分发挥分区计量的技术优势,实现供水管网漏损管理目标,共建节水型社会。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图条

    图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