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图页网

扫码关注

图页网
微信扫码关注

 
 

汉威科技:创新开拓,永无止境

来源: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3-02-15 阅读:5577



           

△汉威科技集团总部

汉威科技集团创立于1998年,是国内首批、河南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气体传感器龙头企业、智能仪器仪表提供商、物联网解决方案引领者。

以最初的一颗传感器为起点,汉威历经24年发展,现已拥有17大系列、300多个品种传感器,其自主研发的气体、光电、压力、流量、振动、柔性传感器已达国内前沿水平,多款产品打破了国际垄断,每年为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各类传感器及模组达5000万支,累计服务客户超30000家。与此同时,汉威以传感器为核心,沿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深入开拓智能仪器仪表、物联网解决方案等业务,相关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消防、居家智能与健康等领域,在国内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物联网行业长期保持龙头地位。

没有一家企业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一家企业的发展是没有原因的。汉威发展背后又是基于什么样的逻辑和密码?

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1、从一颗传感器,到国内气体传感器细分领域龙头

上世纪“92南巡”后,大量国企改革,全国掀起下海创业潮。家电、MP3、MP4等消费电子赛道受到热捧,涌现出不少品牌,但传感器赛道却鲜有问津。传感器广泛分布在工业、化工、航天等各个行业,没有传感器,很多相关设备将沦为废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彼时传感器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主流产品全都来自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国产传感器行业缺技术、缺人才、缺应用、缺带头企业,我国传感器产业非常脆弱,进而导致整个下游产业链都受制于人。

在此背景下,汉威的创业毅然选择了冷门的传感器赛道。1998年9月,河南汉威电子有限公司(汉威科技集团前身)宣告成立。

           

△1998年汉威成立

当年的汉威可谓一穷二白,办公地点是一间租来的破旧厂房,员工只有个位数。从1998年到2001年,企业初创,只有不断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虽然营收少得可怜,但恰恰是这三年,为后来汉威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当时我国很多传感器都是进口货,价格很贵,而且在一些细节上并不能很好地适配国内设备需求。汉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突破口,为数不多的技术骨干们通过理解、学习和微创新,成功研制出更适合国内检测仪表的传感器。由于适配性更好、价格更低、功能可满足国内基本需求,汉威的传感器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到了2001年时,汉威实现了首度盈利。

尽管首年的盈利并不多,但汉威还是毫不犹豫地将其全部投入到产品研发之中。正是凭借着对研发的执着,汉威不断突破,从1998年到2003年,汉威实现了从一颗传感器(MQ-2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到全系列传感器,从年营收30万到年营收近千万,从无名小厂到国内气体传感器行业龙头的飞跃式发展。

2、进军仪器仪表,成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

彼时的汉威意识到,如果只在气体传感器领域打拼,市场需求的自然增长并不能让汉威实现快速发展,似乎有一堵看不见的墙挡住了公司前进的步伐。中国国情下,往往是吨位决定地位,汉威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把营收规模做起来,仅靠传感器速度太慢。于是,向传感器产业链的下游——仪器仪表领域延伸,成为不二之选。

2003年,汉威推出独立式可燃气体探测器,这是汉威的第一款气体检测仪表,也是汉威第一次进军仪器仪表领域,产品上市当年就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初尝甜头后,汉威一边继续深入研发传感器,一边开始加码仪器仪表领域。

在传感器领域,汉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积极拓展技术品种。2004年,汉威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合作,开始攻克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技术。2005年,汉威积极引进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又启动了红外气体传感器技术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电化学、红外气体传感器当时国内都不能生产,完全依靠进口。经过努力,汉威在这两个领域终于取得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得到了国家工信部、发改委产业化专项资金支持,并于2008年全面开启产业化生产。相关产品面市后,我国工业安全和环保行业长期依赖进口传感器的历史宣告结束。至此,汉威实现了半导体、催化燃烧、电化学、红外光学四大全球主要门类气体传感器的技术工艺国产化和批量生产,产值近亿元。这让我国气体传感器产业在国际上拥有了一席之地,同时也奠定汉威国内气体传感器的龙头地位。

           

△汉威部分传感器产品

在仪器仪表领域,当时的汉威缺少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汉威开始陆续招募相关人才。2005年,一个27岁的年轻人因为优异的研发能力被汉威相中,加入汉威成为开发工程师,一路经历开发部经理、研究院院长、副总裁,16年后,他成了汉威科技集团总裁,他就是李志刚。时间退回到2005年,汉威工业园区一期正式投入使用,同年,刚进公司不久的李志刚接手了一个全新的项目:便携式单一气体探测器,其主要功能是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氧气,这个小小的探测器在保障工业生产安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此前汉威从未涉足这一领域,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李志刚几乎是废寝忘食,对他来说,拆解和模仿国外产品并不难,怎么做出有差异化、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才是关键。与传感器不同,便携式气体探测器是终端产品,可靠性、便携性、手持舒适度都非常重要。考虑到此,李志刚便从人因工程学理念出发进行设计优化,常常把样机拿在手里反复体验,为了适用更多人,还让其他同事也去体验和反馈。终于,汉威第一款便携式气体探测器BX170成功问世。事实证明,因为出色的便携性、手持舒适度和灵敏性,这款产品让汉威在工业用便携式探测器领域一炮打响,得到了众多客户的认可,还帮助汉威将业务拓展到了钢铁和石化行业。

           

△时任汉威开发部经理的李志刚(左一)

后来,李志刚与同事们一起攻坚克难,陆续研发出一系列工业和家用仪器仪表,产品覆盖气体探测器、报警控制器、便携式检测仪、家用检测仪及酒精检测仪等多个门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市政监测、环境监测、燃气安全、居家智能与健康等领域。同时,汉威的仪器仪表产品也逐渐完成了从微创新到国内领跑,再到国际先进的三级飞跃。

           

△汉威部分智能仪器仪表产品

2008年时,某外资巨头被汉威在传感器、仪器仪表领域的创新力和产业布局吸引,想要出巨资进行收购。但汉威坚守创业初心,果断拒绝了收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影响波及国内,大量企业业绩衰退甚至倒闭,而汉威由于产品技术过硬,业绩不降反增,年营收突破1亿元大关。同年,汉威完成股改,更名“河南汉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汉威登陆创业板

2009年,我国在深交所推出创业板,大力支持中小型创业企业的发展。上一年的逆势增长让汉威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2009年10月30日,汉威顺利成为国内首批、河南首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同时也成为我国气体传感器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证券代码:300007)。汉威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气体传感器和仪表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期。

3、全面进军物联网,迈入集团化发展时代

汉威在成立的第一个十年里,完成了从单一品种传感器到全系列传感器,再到气体检测仪器仪表的产品布局。在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一举成为上市公司。此时,汉威在气体传感器和气体检测仪器仪表领域可谓风光无限。居安则思危,汉威意识到,照此现状若干年内保持业绩线性增长没有问题,但再长远一些,那堵看不见的墙还是会出现。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这成为当时汉威管理层经常讨论的问题。恰在此时,时代的新风口不期而遇,这就是物联网。

2009年,温总理无锡视察,提出要大力发展物联网。大洋彼岸的IBM提出智慧地球,物联网概念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同年,中国、美国、欧盟纷纷将物联网列入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也正是在这一年,汉威紧跟前沿,开始进军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是以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服务层为整体架构,利用传感器等数据采集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与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监控、跟踪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设备,是数据的源头和物联网的基石,而汉威恰恰在传感器领域有着丰富经验。

汉威敏锐地意识到,如果能将传感器、检测仪器仪表的数据持续地记录、收集、保存并联动起来,让企业客户能够全面、及时地掌握安全监测信息,这不就是物联网吗?这不正是公司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吗?

2010年,汉威初步形成了以传感器为核心、以智能仪器仪表为支柱、以系统解决方案的物联网为导向的业务发展战略。2011年,汉威物联网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开启了全面进军物联网产业的进程。

           

△汉威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

从硬件制造到软件开发,汉威的这一步跨越显然不同于上一次。在走了一些弯路之后,汉威转变了思路,2013年~2015年,汉威在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连续并购多家数据采集、软件、GIS等物联网技术相关企业,并以此为基迅速与现有业务相结合,逐步推出一系列物联网解决方案。2017年,汉威更名“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入集团化发展时代,加速了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2018年,汉威依托大量客户的应用实践经验,正式发布了祥云物联网平台,为物联网行业应用客户提供设备接入、应用管理、设备管理、数据挖掘等全方位平台服务。祥云物联网平台聚焦智能仪表终端价值挖掘,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生态资源,打通物联网感知、传输、平台、应用完整链路,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物联网生态体系。目前,汉威已经拥有城市生命线监测预警平台、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消防、居家智能与健康等一系列成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工业安全、环境监测、燃气、供排水、消防、交通、热力、危化品监管、综合管廊、居家健康等各个领域。这次物联网领域的新拓展,拉动传感器、仪器仪表销售快速增长,驱动汉威业绩从5亿营收规模快速增长到20亿以上,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回顾汉威的创业史,从传感器到仪表,再到物联网智慧化解决方案,是汉威人沿产业链构建生态、不断突破产业边界的过程。如今,元宇宙、新能源汽车、氢能源产业、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传感器。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变化,汉威已经向相关产业进发。在体育产业的柔性智能穿戴相关传感器、电动汽车产业的锂电池泄漏检测、氢能源产业链的氢气泄漏检测与氢燃料电池安全检测等方面,汉威均有突破性进展,产业边界再一次得到扩展。

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

创新是汉威保持持续增长、行业领先的根本

汉威最初创业的几个人,多是技术出身,公司小,研发、生产、销售一把抓,仅有的一点资本金,几乎悉数投入到产品研发中。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汉威及时设立了专职的产品、技术研发部门——研发部,其可优先获得公司资源的支持,在公司内部被定义为最重要的部门。随着产品门类的发展,公司更是设立了三个独立的研发部,分别负责传感器、仪表和软件研发。随着公司业务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2010年,汉威将旗下各研发机构整合组建了“汉威研究院”,李志刚被任命为汉威研究院院长。

           

△汉威研究院

在李志刚的带领下,汉威研究院不断攻克技术难关,为汉威取得了大量技术创新成果,汉威研究院也于2014年被国家五部委联合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传感器行业产品研发周期长,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批量生产并投入市场可能需要6~8年,这就需要有足够的前瞻性并坚持长期主义。汉威起家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催化燃烧、电化学传感器,虽已经历二十年批量生产,却从未停止材料和工艺技术的优化迭代,这才有了相关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在近几年热门的MEMS传感器、柔性传感器等领域,汉威自2011年起就动作不断,一面做技术储备,一面做生产布局,现已有多款MEMS气体、湿度、流量传感器进军汽车、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再如柔性传感器,汉威在2013年投资苏州能斯达,其后连续7年都不赚钱,但汉威坚持长线思维,终于在第8年实现批量生产、扭亏为盈,相关产品已在消费电子、健康医疗、IOT多个领域大放异彩。

如今,汉威已突破国外资源封锁,打破国外技术工艺和产品垄断,打造出了包含芯片设计、敏感材料、制造工艺、封测技术等全流程的传感器核心技术平台,掌握了厚膜、薄膜、MEMS、陶瓷等核心工艺,现已拥有气体、压力、流量、温度、湿度、光电、加速度等17大系列传感器产品。同时,国外主流的半导体类、催化燃烧类、电化学类、红外光学类、光致电离(PID)类等5大系列传感器,汉威均已实现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性能跟国外基本相当,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国产替代,推动了我国气体传感器产业从实验室研究到市场化落地的进程。

李志刚主导参与的项目,比如“便携式单一毒性气体检测仪”、“开路激光甲烷气体探测器”、“车载激光甲烷巡检仪”、“泵吸式车载激光甲烷巡检仪”等,均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与此同时,他还参与制定了《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1部分:性能评定方法》、《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变送器 第3部分:智能变送器性能评定方法》、《物联网压力变送器规范》等十余项国家标准,主持编写了十余篇论文、专著,其主导参与的科研产品获得了40余项发明或实用创新专利,在汉威的研发创新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也促进汉威的仪表业务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如今十亿产值规模。

产学研联动为汉威积聚前沿、基础技术力量

汉威在不断加强自主创新的同时,还积极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郑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联动,相继组建了国家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微量气体检测技术及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气敏功能材料与气体传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产学研创新平台,积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前沿基础技术力量,结合自身产业化研发优势,加速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并进行人才储备。

目前,汉威形成了涵盖北京、上海、深圳国内研发中心和美国、德国、新加坡海外研发中心在内的全球研发创新体系,构建了“集团研究院-子公司研发中心-众创空间”三级研发平台,创新研发体系不断成熟完善。其中,汉威本部研究院主要进行平台级技术和产品研发,子公司主攻应用型产品研发,众创空间则是汉威组建的精准孵化、研发资源共享、创业辅导、产业中试推广以及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三级研发平台既有利于前沿平台技术研发和后端应用落地的高效协同,创新效率和效果也得到很大提升。目前汉威专职研发人员已达84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0余人、硕博学历以上120人,同时还聘请中科院院士和博士团队参与到项目研发。上市以来,汉威平均每年的研发投入都在销售收入的7%左右,投入力度有增无减。持续的创新投入,支撑了汉威的业务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目前公司拥有专利729项(其中发明专利113项),软件著作权734项。近年,汉威先后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省长质量奖、河南省杰出民营企业(成长创新型)等称号及荣誉,这都是持续创新结出的硕果。

人才梯队是汉威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固基石

无论多么完备的研发、业务体系,没有人才也只是空中楼阁。24年来,汉威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发掘和培育,离不开各类业务技术人才组成的精英团队。

           

△汉威科技集团总裁李志刚

与汉威创新研发体系共同成长的李志刚,在主导研发工作十余年后调任子公司总经理一职,短短一年时间,他就带领子公司扭亏为盈。同时,他自己也完成了从技术型人才到技术+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跨越。此后,李志刚又担任集团常务副总裁,进而擢升集团总裁,肩负起整个集团持续发展的重任。

回首汉威24年的发展,李志刚总裁的成长历程是汉威广大人才队伍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陆续加入汉威的人才,在不断创造价值的同时,逐渐激发了自身潜能,得到了成长进步。目前,汉威中高层管理班子、多个重要子公司的总经理,都是由在汉威奋斗成长起来的80后甚至90后执掌。“培养加锻炼,人人可成才”的人才理念和“买马、育马、赛马”的竞争流动机制打造了汉威的核心人才梯队,是汉威自我新陈代谢、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智慧化时代,再赴山海

人是时代的人,企业也是时代的企业。唯有遵循社会、经济、技术的底层规律,以人为本,正念利他,企业才能长盛不衰。如今,智慧化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智能汽车、智慧工业安全、智慧化城市管理不断涌现,智慧化浪潮扑面而来,传感器、物联网将无处不在。汉威专注于以传感器为核心的物联网领域,确立了构建物联网垂直行业的“感·应·云”超级生态系统的发展战略,坚持战略引领、创新驱动、追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经营思路。

符合潮流的,才有未来;把握技术脉搏的,才能强大。智慧化时代,汉威已鼓起风帆,再赴山海。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图条

    图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