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们过去对此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于工业化包装食品上,殊不知,所有的工业化食品,即使包装多么华丽,品牌多么响亮,究其原籍和出身,都来自一个老祖宗——田间地头长出来的农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食以安为先也可以说是安以农为先。明确这一点很重要,过去,人们只晓得食品安全的源头在食品企业和农产品市场那里,很少想到如果作为食品工业和其他食品加工业原料的农产品出了问题,就等于从一出生就得了先天性不治疾病,即使后来再怎么治疗(加工),也是马后炮了。
如何防止马后炮,则非农产品冷链全程莫属,这个道理人人都明白;而这一全程的源头就是农产品的出生地,即我们现在常常说到的产地冷链。对此的认知,如今已被提到了国家有关方面的议事日程上。
2020年6月1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聚焦鲜活农产品主产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贫困地区,鼓励在产业重点县(市、区)整县推进,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需要,将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建设与信息自动化采集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一个场景 一组数据
国家之所以把农产品产地冷链设施看得如此重要,不仅是因为它是农产品全程冷链的最初一环,用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就是“最先一公里”,更是由于在十四五规划振兴乡村战略的大背景下,农产品产地冷链的落后现状,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
长久以来,很多著名的地方农产品都存在好吃不贵难保鲜的问题,因此只能吃在当地。随着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如今外地人也能吃到了,但也只能吃到工业化农产品,如杨梅罐头、枇杷罐头等等。更大的问题是,有特色的新鲜水果吃不到也罢,毕竟还有其它的水果可以替代,可是蔬菜和粮食就不好办了,像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靠郊区种的那点蔬菜和粮食能保证供应吗?只能从全国各地调运,这种千里迢迢调来的蔬菜和粮食,吃着当然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是,味道和刚从地里收获的蔬菜能一样吗?至少是不如田间地头的蔬菜和粮食更水灵。
口说无凭,请看一组数据:今年3月17日,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农产品产地流通及“最先一公里”建设调研报告》(下简称报告)称:中国果蔬和薯类产后损失率高达15%~25%,每年损失近2亿吨;农产品“最先一公里”建设严重滞后,中国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口约为2.3亿吨库容。目前,我国80%以上的果蔬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 导致果蔬的采后损失严重,每年约有1.3亿吨的蔬菜和1200万吨的果品在运输中损失。
今年两会期间,有着“水稻院士”之称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对于“最先一公里”中的粮食损失也颇为痛心疾首:以水稻为例,水稻丰收时湿度很高,需要及时除湿降水。很多农户由于在“最先一公里”没有设备及时烘干,大概五六个小时之后,粮食就会变质,时间再长就会产生黄曲霉素。
解决农产品产地冷链必须考虑基本国情
在中国,干什么大事都得考虑国情,否则将事倍而功半。我国农产品冷链的基本国情是什么呢?那就是农产品生产的分散化,与产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严重缺乏极不相称。冷库设施主要集中于城市,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发达地区,产地冷库设施十分缺乏,而西部地区恰恰是全国农产品的主要产地。产地生鲜农产品上市期集中、产量大、保质期短,难以抵御市场价格风险,不但菜贱伤农的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而且使得农产品从一出生,就面临着食品安全的先天不足。所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要“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规划、分级布局和标准制定”;“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这意味着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今后将有望得到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引领下,近年来我国已开始重视加强产地冷库即田头冷库的建设,产地冷库数量实现明显增长。
报告介绍,2020年,中国已投入50亿元资金,支持超900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产区新建或改建1.4万个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规模超过600万吨。“十四五”期间,每年国家都将投入50亿元资金补助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与此同时,近年来,全国共有10.3万个产地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央政策和财政支持的基础上,自筹资金约130亿元,建设了7.4万座马铃薯贮藏窖和果蔬通风库、4.5万座机械冷库、1.9万座果蔬烘干设施、65座粮食烘储中心和71座果蔬产地加工中心;新增马铃薯贮藏能力206万吨、果蔬贮藏能力415.3万吨、果蔬烘干能力287万吨。
报告介绍,尽管如此,我国农产品的产地仓储保鲜设施总量仍然明显不足,农产品物流冷链流通率还不到20%,人均冷库容量仅0.05 立方米,占比7%; 特别是中部农牧业主产区和西部特色农业地区冷库严重短缺随着农产品产量增长以及消费者对产品新鲜度要求更高,当前中国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乏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
穿越时空,走土洋结合之路
如何确保分散在各地的农产品,在上行的源头即田间地头就直接进入冷库这个大“冰箱”里呢?对此,有关专家提出建议,可以考虑采取一条适合我国农产品基本国情的产地冷链发展之路,那就是土洋结合。
先说土。说到这里,就要夸一夸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了:既然夏天没有冰,那就把冬天自然生成的冰留着夏天用。于是就有了“藏冰”这个词,顾名思义,就是将冬天的天然冰储存起来,等到夏天用来给食物保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土冷库”。
据查资料,早在周代,我国即建有简易的“冰库”,称之为“凌阴”,到汉代又称为“凌室”,是一种容积较大的冰窖。据清人《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民间藏冰已较普遍,当地人置窖冰,每逢盛夏,街坊担卖,谓之“凉冰”,可杂以杨梅、桃子、花红之属,俗呼冰杨梅、冰桃子。
每年到了大寒的季节,人们就开始凿冰取冰,这个时候的气温最低,所以此时的冰块是最坚硬,最不容易融化的,人们会到水质比较好的地方进行凿取,储存在预先就准备好的冰窖里以备使用。古代的冰窖都建在寒冷阴凉的地下,藏冰前先使用稻草和芦席做铺垫,把采好的冰放在上面之后,就在冰上覆盖一层树叶,作为保温的材料,紧接着就密封窖口,等到来年享用。
关于产地“土冷库”,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佐证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古为今用,在农产品的田间地头,仿照古人并利用现代制冰、藏冰技术,建一些现代化的“土冰库”呢?中国空调制冷协会冷链物流分会的专家对此设想,表示了谨慎的乐观,认为“土冰库”的建设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投资少、见效快,二是比起建在地面的冷库来,这种建在地下的冷库,可以不占用或少占用土地,甚至可以直接利用农产品田间地头的地下空间。
土的毕竟是土的,而且也只能作为对现代化冷库的适当补充,既代替不了现代化冷库,更不能解决冷藏运输,那么,能否有一种既能做产地冷库使用又可成为最先一公里的冷链运输工具呢?回答是肯定的。
据悉,目前,中国一重新能源车公司已自主设计研发制造了一种厢式冷藏半挂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由于该款半挂车用天然气自发电制冷,在没有电网的情况下也可以制冷,相当于是一个移动冷库,分散开来每个半挂车都是独立的冷藏作业网点,可以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冷库”的全程冷链。这种移动冷库也非常适合与铁路运输相结合。据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冷链项目部的副总经理童山虎介绍,铁路冷链运输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源的问题,中车石家庄公司与英国知名大学合作,研发出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蓄冷式智能冷链装备采用先进的相变材料,将冷能储存起来,实现了一次充冷、均匀释冷的功能。蓄冷箱从农产品产地到达铁路货运站后,可以充分发挥“移动冷库、一箱到底”的优势,直接把农产品运送到客户终端,在无源情况下继续发挥冷藏保鲜功能,并避免由于多次物流搬倒,容易造成冷链断链的问题。